&ep;&ep;萧厉闭目养神,端坐其中。他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一直做土匪,困于一片海岛之上。

&ep;&ep;也正如萧厉所想。和玉召集主要话事人商量时,有一半觉得萧厉的话可行,而一半则不同意,宁愿固守于海岛。更有甚者提出,今夜便杀了萧厉,以绝后患。

&ep;&ep;和玉到底念几分旧情,严词拒绝杀萧厉的提议。

&ep;&ep;就在大家僵持不下之际,慧济站出来道:贫僧相信萧厉能做到,但贫僧还是要与岛共存亡。你们不要忘了,当初我们被官府迫害时,当初我们的家人被杀被欺辱时,我们曾发过的誓,誓死不做大周子民。海岛,才是我们的家国。吾宁死,也不背叛我们的誓言。

&ep;&ep;在场之人沉默许久,和玉最终说道:既如此,我们就一条路走到底,绝不抛弃自己的家国。

&ep;&ep;和玉进来时,萧厉焦急地起身:将军的决定是?

&ep;&ep;绝不投降。和玉回道。

&ep;&ep;萧厉颓然地坐下:将军可想好了?再见时,双方交战,死伤无数,有可能大半岛民都葬身于海底,这也是您想看到的?

&ep;&ep;孩子,你爹像你这般大的时候,可说不出如此狂妄自大的话!谁胜谁负,还很难说。到时,别怪我下手无情!

&ep;&ep;和玉十几年水匪生涯,五六任水军都总管都输在他手上,未有败绩。萧厉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孩子,他还没放在心上。

&ep;&ep;再劝已然无用,萧厉被督促离开,独自回到陆地。

&ep;&ep;宁长乐在渡口等得着急,见到人,什么也顾不得,迎风跑过去,狠狠抱住。

&ep;&ep;萧厉呆愣,伸出手揽住他的肩,柔声安抚道:两军交战,不斩来使。我不会有事。

&ep;&ep;头垂在萧厉怀里,宁长乐闷声说道:我知道,我知道,可我控制不住地担心。

&ep;&ep;萧厉被宁长乐一句话击得劈哩叭啦,忍不住把人抱紧,激动地有些结巴:长乐,长乐,你对我

&ep;&ep;宁长乐猛地一推,脱离怀抱,优雅地整理鬓角乱发,一本正经地问道:和玉可同意招降?

&ep;&ep;萧厉被推得一个踉跄,怀里陡然一空,不由升起无限的怅然。

&ep;&ep;再看宁长乐无甚表情,公事公论的样子,仿佛刚才近乎情话的低语,都是萧厉的妄想。

&ep;&ep;你刚才萧厉不死心地问道。

&ep;&ep;宁长乐撇了撇嘴角,内心暗爽。

&ep;&ep;问你正事呢。

&ep;&ep;萧厉叹一口气:没有同意。

&ep;&ep;他们已经与父亲近二十年没有联系,旧日情谊所剩无多。比起相信朝廷,相信他,和玉怕是更相信手中的武器。

&ep;&ep;宁长乐眉头紧锁:要打吗?

&ep;&ep;萧厉:打。

&ep;&ep;他马不停蹄地回到水军驻港,两万水军悉数在场,等待号令。

&ep;&ep;新制战船还需要至少半个月才能交付,老战船根本没法应对一场大规模海战。

&ep;&ep;萧厉已定好计划。据他观察,海岛耕地面积不足,无法提供八千人所需的粮食蔬菜,肯定需要到岸补给。

&ep;&ep;萧厉作战的第一步:围困,断其物资补给。

&ep;&ep;第39章长乐哥哥萧厉感

&ep;&ep;岛主,十天了!那帮水军只围岛,不进攻,非明是想把我们困死。

&ep;&ep;有人向和玉提议道,他们的装备比我们的差,我们和他们利利索索打一场!

&ep;&ep;银海是随和玉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,在岛中算是三把手。

&ep;&ep;他提议道:敌军情况不明,不如由我先带一组舰船先去试探试探底细。

&ep;&ep;一直被围困,早晚会缺粮断水。

&ep;&ep;和玉同意了银海的建议,让他领一千人,率二十艘战船,先与萧厉等人试探一番。

&ep;&ep;银海夜月起航,与水军打在一起,响起几炮轰隆声,海上很快恢复一片静寂。

&ep;&ep;和玉正纳闷呢,有人急忙前来禀报:不好了!不好了!银海带着弟兄们投敌了!!

&ep;&ep;和玉大惊失色,万没想到多年的兄弟,须臾之间就背叛自己。

&ep;&ep;萧厉在放慧济回岛的同时,也放回十几个说得上话的僧目。慧济始终不降,表现激烈,水匪的注意力便都放在他的身上。

&ep;&ep;殊不知其他没有被注意到的僧人们,已经被萧厉策反。

&ep;&ep;萧厉以上礼待之,晓之以情动之以理,许下他们平安无忧的承诺,并给予后半生吃喝不愁的银钱。

&ep;&ep;像慧济、和玉这等土匪头目,自然尽享荣华富贵,甚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