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六点多,陈明轩已经做好了几个菜,有苦瓜炒肉、番茄炒蛋、鲫鱼汤和两样白灼的时令蔬菜。

“阿婆,这个蛋好吃,尤其是番茄酱拌着,我给你搅碎了,还有瘦肉,鲫鱼。”

“我吃不了这么多,你留着你们吃。”阿婆有些小怒地往外推。

自从五年前阿婆大病一场,身体每况愈下,去年还做了眼膜修复……反正,从三年前开始,家里已经遵循医嘱,说应该分开来吃了。

医生的话很伤人,但是没办法,阿婆现在是个药罐子,时不时地去医院诊所住上十天一星期的,她吃过的餐具病菌会有点多……

所以,每次吃饭,都是家人帮准备好食物,分到她的那一套餐具给她吃。大多都是新鲜瘦肉和自家种的青菜,只吃这两样。

“蛋好吃,鱼也好吃,你多吃点。”

阿婆看自己孙子还望自己的碗里分菜,想要捂住自己的菜碗:“别夹了,够吃了,我吃不掉,又要臭了。”

“那行,你吃这些。我帮你添饭。”

“我自己添,你添得多,我吃不掉。我吃一点点,喝碗粥。”阿婆连忙拒绝。

“那我把灯打开。”

阿公也是分开吃的,不过,他在更早的时候就有自己的一套餐具。原因是,他平日里,会自己从镇上买一下杂碎的肉或者别的便宜食物回来烹饪,结果都让陈母发现洗不干净,还屡教不改。

不得已,母亲逼着他说,你要么别老买那些东西回来做吃,要么你自己做来自己吃,自己一套碗筷!

结果就是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碗筷,自己要是买点东西回来做,就自己吃,否则就是陈母做好饭菜,他自己拿着干净筷子分一些到自己的碗里吃。

阿公早就回来,虽然他的年纪比阿婆大,但是阿公除了干瘦和满头稀疏的白发,别的都看起来很精神,完不像是快九十岁的人了。

“你摊那么多,你能吃的完吗?”

陈明轩听到一个中气很足的声音响起,回头看时,就看到不高大但是很健壮的父亲站在楼梯口,坳黑的肌肤添了数条皱纹,白发也多了不少。

再转向看阿公时,发现他正不断往自己的菜碗里分拨菜,看那份量,明显不是一个老人应该能吃下的!

“菜好吃,我吃得下。”阿公争辩道,但还是停了下来。

“好吃也不能吃这么多,撑。”

“我就吃一点……”

陈父不理他,转向陈明轩:“回来了?”

“嗯。”

陈父径自走进厨房,拿了碗筷过来添饭上桌:“不等你阿婶了,你也吃吧。”

陈明轩自己拿了碗筷,也添饭开始吃。

“饭菜很好吃,奇怪……”陈父一边嘀咕,一边吃饭吃菜。

陈明轩知道是为什么,但是没有说话。

“以后不出去了?”陈父道,“不然去粤东羊城吧,魔都是有点远。”

能不远吗?从桂西龙城过去,一千四百公里呢!

“不出去了,在家。”

“不出去了?在家能干什么!”父亲夹菜的筷子停了下来。

“我想承包葫芦谷,种东西。”

“承包葫芦谷?我们家没有那么多钱。你攒了多少?”

“我准备了五百万,应该够了。”

父亲霍地站起来:“五百万!你哪来这么多钱?你一个月工资才几千块,除去租房吃喝,各种用度,你能有这么多钱?”

陈明轩昂头看着发怒的父亲,道:“同学投资。我跟他们说了,我们家后山有个葫芦谷,谷内有个清水湖,山清水秀,适合做旅游景点。”

葫芦谷,是后山再往里的两个山谷的并称,两个山谷状似葫芦而得名。葫芦谷前谷没有湖,但是后谷有一个上千亩的湖,山色掩映下,十分漂亮。

葫芦谷再往里,就是大片的丛林了。

龙城在桂西西南和粤东的交通连接处,近十来年发展都很不错,之所以没有人盯上葫芦谷,主要是进出葫芦谷地方有一片石山,进出不方便。

早几年,有个商人看上了那片石山,说是要开发石山,镇政府花大力气协助征用山地,弄了一条五六米宽的进山道路,路就在陈明轩家旁边通过。

只不过,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,商人走了,石山没挖多少,至今还留下未建成的石场楼房和狼藉的石头。

父亲火气消了大半,他坐了下来:“你同学能信你?”

其实只要炸开一条道,出动大型挖路机整理出一条路,连接政府弄好的这条路,就能打通葫芦谷和外界的连接。所以,熟悉后山情况的陈父,才会气消大半,其实已经是默认可行性了。

“我给他们看过卫星地图。”

父亲沉吟了一会,道:“你有多少存款?”

“十万不到。”

“既然你同学出大头,叫你阿婶给你拿点,凑足二十万。”

“不用。”陈明轩压低声音,“你的钱,阿婆时刻要用。”

父亲声音哑了下来,默默吃了两口饭,道:“要不你明天等我回来再去找你六叔。”

六叔是村干部,陈明轩知道父亲的意思,就是这么大的事情,他不放心自己

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